全部

夏天吃冷饮为什么总爱拉肚子?吃的时间很重要

来源:人民网-科普中国

作者:

2020-07-06 10:26:07

炎炎夏日,暑热攻心,喝一杯透心凉的冷饮,或抱着半个冰冻西瓜大快朵颐,无疑是最畅快的事。可是,如果不加节制地吃冷饮,身体会承受极大的伤害。

《黄帝内经》言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夏日阳盛,为何还要“养阳”?过量的冷饮如何伤害身体?合理的避暑方式又有哪些?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从中医的理论视角探讨夏日避暑之道。

中医理论中说,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。夏天外界气温高,人体为了适应大环境,毛孔扩张、热量逸散;而正常状态下,人体内的“阳气”是一定的,体表的“阳气”增多,对应体内五脏六腑“阳气”就会减少,则五脏六腑进入相对“寒”的状态。

例如,夏天从井里打上来一桶水,会感觉很凉,甚至可以用来冰镇西瓜和啤酒,而此时地面的温度很高。与之相反,冬天地面寒冷,但井水温度相对比较高。

中医讲究“取象比类”,人体与井水的道理相通。夏天人体表面热、体内寒凉。而冬天则相反,体表凉而体内热。因此,冬天会比较容易咳嗽、上火,夏天则容易腹泻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:“岐伯对曰:往古人居禽兽之间,动作以避寒,阴居以避暑......邪不能深入也......当今之世不然......又失四时之从,逆寒暑之宜,贼风数至,虚邪朝夕,内至五脏骨髓,外伤空窍肌肤。”直白地说,就是人的行为与时节相悖,与气候相逆,不仅伤害五脏与筋骨,对皮肤等外在感官也有所损害。  

夏日五脏六腑皆寒,如果喝下冷饮,对脾胃系统的伤害将最大。这就是为什么夏天稍微吃一些油腻、生冷、辛辣或不干净的东西,就容易拉肚子的原因。

此外,人们夏夜睡觉贪凉,但必须盖上肚子,因为肠胃最易受凉。家长带孩子时,晚上再热也要给孩子穿上肚兜或盖住肚子以免着凉。

因此,我们想要祛暑降温的时候,应该从体表而不是脾胃入手,用以下养阳的方式一样可以降温:

1.在一个阴凉的地方喝杯热水,喝完汗出,微风一吹,凉意顿生。

2.冲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毛巾擦一擦脸,事实证明,夏天洗完热水澡比凉水澡凉快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夏天吃冷饮,等于是选中人体最薄弱的环节来进攻,每一杯冷饮都能击中要害,让脾土系统受损。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“中招”呢?看看是否有以下症状:

1.体寒、怕冷、手脚冰凉;

2.痛经过度,但是一喝姜水就能缓解;

3.肌肉无力,无精打采,易疲劳;

4.二便不正常,一吃凉东西就容易腹泻。       

如果有以上症状,就说明身体已经受到了伤害,建议少吃或不吃凉的东西,别让脏腑受伤,同时要注意调理,把阳气养起来。     

但冷饮是夏天解暑的有效手段,如何在食用的同时减轻伤害呢?吃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
1.不要在饭前、饭后吃;

2.不要在出大汗时吃;

3.不要在深夜吃;

4.可以喝姜枣茶。

现实生活中,我们很难完全放弃冷饮冷食,但既知其害,我们就应当避害全身。

作者:郑州中牟中医院执业中医师申熙华

本文由河南省郑州中牟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梁国强进行科学性把关。

[责任编辑:杨凡、杨冬妮]
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1-66661234或96678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-81695052,诚邀合作伙伴。

疫情期间,6招让你安心食用水产品

疫情期间,6招让你安心食用水产品

夏季是水产品大量上市的季节,各种美味的鱼、虾、蟹等可供人们选择。那么在疫情期间,如何安全食用水产品呢?[详细]
人民网-人民健康网 2020-07-06
小暑习俗知多少?民间流行“食新”、吃藕

小暑习俗知多少?民间流行“食新”、吃藕

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。”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虽然它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但此时很多地方的人们,已能感受到高温的威力。[详细]
中国新闻网 2020-07-06
夏日炎炎 水果这样吃

夏日炎炎 水果这样吃

炎炎夏季,高温来袭,水果成为许多人消暑解渴的首选。夏季水果如何保鲜?冰镇水果食用时又要注意啥?这些关于水果的小知识,你知道吗?[详细]
新华网 2020-06-22

疫情期间居家学习,考生备考饮食攻略请查收!

从6月17日开始,北京市各学段的学生又“回归”居家线上学习模式了。很多初高三家长发愁,居家学习给孩子吃什么?考前这个时间要不要给孩子...[详细]
人民网-人民健康网 2020-06-22
酸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就高?

酸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就高?

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,有美白、抗氧化、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,是很多女性的最爱。[详细]
人民网-人民健康网 2020-06-15
版权所有: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09062847号-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
通讯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 邮编:250062
技术支持: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